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77|回复: 1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布殊居士讲解《六祖坛经》

[复制链接]

1239

主题

1537

帖子

6874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874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6 天前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布殊居士:《六祖坛经》的介绍
2021.03.17

内容包含:
(1)《六祖坛经》可以称为“经”?
(2)《坛经》为何如此重要?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9

主题

1537

帖子

6874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874
沙发
 楼主| 发表于 6 天前 | 只看该作者
布殊居士:《六祖坛经》行由品第一(1
2020.03.17

时,大师至宝林,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;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,为众开缘说法。师升座次,刺史官僚三十余人、儒宗学士三十余人、僧尼道俗一千余人,同时作礼,愿闻法要。
大师告众曰:“善知识!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;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”
内容包含:
解说《坛经》的究竟话头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9

主题

1537

帖子

6874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874
板凳
 楼主| 发表于 6 天前 | 只看该作者
布殊居士:《六祖坛经》行由品第一(2
2020.03.23

善知识!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。惠能严父,本贯范阳,左降流于岭南,作新州百姓。此身不幸,父又早亡,老母孤遗,移来南海;艰辛贫乏,于市卖柴。时有一客买柴,使令送至客店;客收去,惠能得钱,却出门外,见一客诵经。惠能一闻经语,心即开悟。遂问:“客诵何经?”
客曰:“金刚经。”
复问:“从何所来,持此经典?”
客云:“我从崭州黄梅县东禅寺来。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,门人一千有余;我到彼中礼拜,听受此经。大师常劝僧俗,但持金刚经,即自见性,直了成佛。”
惠能闻说,宿昔有缘,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,令充老母衣粮,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。惠能安置母毕,即便辞违,不经三十余日,便至黄梅,礼拜五祖。
内容包含:
一闻经语,“心即开悟”,属何种悟?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9

主题

1537

帖子

6874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874
地板
 楼主| 发表于 6 天前 | 只看该作者
布殊居士:《六祖坛经》行由品第一(3)
2020.03.23

祖问曰:“汝何方人?欲求何物?”
惠能对曰:“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,远来礼师,惟求作佛,不求余物。”祖言:“汝是岭南人,又是獦獠,若为堪作佛?”
惠能曰:“人虽有南北,佛性本无南北;獦獠身与和尚不同,佛性有何差别?”
五祖更欲与语,且见徒众总在左右,乃令随众作务。
惠能曰:“惠能启和尚,弟子自心常生智慧,不离自性,即是福田。未审和尚教作何务?”
内容包含:
(1)上根大器是什么?
(2)惠能般若开启前后的不同。
(3)空性智慧是什么?有什么功用?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9

主题

1537

帖子

6874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874
5#
 楼主| 发表于 6 天前 | 只看该作者
布殊居士:《六祖坛经》行由品第一(4)
2020.04.14

惠能曰:“惠能启和尚,弟子自心常生智慧,不离自性即是福田……”
内容包含:
真开悟的人,是不需要思考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9

主题

1537

帖子

6874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874
6#
 楼主| 发表于 6 天前 | 只看该作者
布殊居士:《六祖坛经》行由品第一(5
2020.04.14

“未审和尚教作何务?”
祖云:“这獦獠根性大利,汝更勿言,着槽厂去。”
惠能退至后院,有一行者,差惠能破柴踏碓,经八月余,
祖一日忽见惠能曰:“吾思汝之见可用,恐有恶人害汝,遂不与汝言,汝知之否?”
惠能曰:“弟子亦知师意,不敢行至堂前,令人不觉。”
内容包含:
(1)“做人”与“讲话”。
(2)为何无法“顺其自然”?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9

主题

1537

帖子

6874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874
7#
 楼主| 发表于 6 天前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觉明 于 2025-10-29 08:40 编辑

布殊居士:《六祖坛经》行由品第一(6
2020.04.14

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:“吾向汝说,世人生死事大,汝等终日只求福田,不求出离生死苦海,自性若迷,福何可救?汝等各去自看智慧,取自本心般若之性,各作一偈,来呈吾看。若悟大意,付汝衣法,为第六代祖。火急速去,不得迟滞,思量即不中用,见性之人,言下须见,若如此者,轮刀上阵,亦得见之。”
内容包含:
(1)思量,就是“用识”。
(2)习染,会时见性,时不见性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9

主题

1537

帖子

6874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874
8#
 楼主| 发表于 6 天前 | 只看该作者
布殊居士:《六祖坛经》行由品第一(7
2020.04.14

众得处分,退而递相谓曰:“我等众人,不须澄心用意作偈。将呈和尚,有何所益?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,必是他得。我辈谩作偈颂,枉用心力。”诸人闻语,总皆息心,咸言:“我等已后,依止秀师,何烦作偈?”
神秀思惟:“诸人不呈偈者,为我与他为教授师。我须作偈,将呈和尚,若不呈偈,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?我呈偈意,求法即善,觅祖即恶,却同凡心,夺其圣位奚别?若不呈偈,终不得法。大难大难!”
五祖堂前,有步廊三间,拟请供奉卢珍画《楞伽经》变相,及五祖血脉图,流传供养。神秀作偈成已,数度欲呈,行至堂前,心中恍惚,遍身汗流,拟呈不得。前后经四日,一十三度呈偈不得。秀乃思惟:“不如向廊下书着,从他和尚看见,忽若道好,即出礼拜,云是秀作;若道不堪,枉向山中数年,受人礼拜,更修何道?”
是夜三更,不使人知,自执灯,书偈于南廊壁间,呈心所见。偈曰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
秀书偈了,便却归房,人总不知。秀复思惟:“五祖明日见偈欢喜,即我与法有缘;若言不堪,自是我迷,宿业障重,不合得法,圣意难测。”房中思想,坐卧不安,直至五更。
内容包含:
“有欲望”与“没欲望”做事的差别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9

主题

1537

帖子

6874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874
9#
 楼主| 发表于 5 天前 | 只看该作者
布殊居士:《六祖坛经》行由品第一(8)
2020.04.20

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,不见自性。天明,祖唤卢供奉来,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,忽见其偈,报言:“供奉却不用画,劳尔远来。经云:‘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’但留此偈,与人诵持,依此偈修,免堕恶道;依此偈修,有大利益。”令门人炷香礼敬,尽诵此偈,即得见性,门人诵偈,皆叹善哉!
祖三更唤秀入堂,问曰:“偈是汝作否?”
内容包含:
“时时勤拂拭”,是有为法的极致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9

主题

1537

帖子

6874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874
10#
 楼主| 发表于 4 天前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觉明 于 2025-10-31 08:40 编辑

布殊居士:《六祖坛经》行由品第一(9)
2020.04.20

秀言:“实是秀作,不敢妄求祖位,望和尚慈悲,看弟子有少智慧否?”
祖曰:“汝作此偈,未见本性,只到门外,未入门内。如此见解,觅无上菩提,了不可得。无上菩提,须得言下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,不生不灭。于一切时中,念念自见,万法无滞,一真一切真…”
内容包含:
(1)什么是本心本性?
(2)“念念自见”,怎么见?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Comsenz Inc.  

GMT+8, 2025-11-4 20:31 , Processed in 0.067160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