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善男子,知幻即离,不作方便,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。】注意!这一段非常重要,此是禅宗心印,也是密宗的大手印,普贤如来、金刚萨埵心法。
我们现在把眼睛闭起来体会,一切的思想感觉都是假的,这些来来往往的妄念都是假的。你会发觉心中有妄念,可是当你发觉的时候,妄念已经跑掉了。“知幻即离”,妄念自己走掉了,不用你再去除妄想,不必再用个什么方法去除他,“不作方便”,不必再另外用方法了,所谓念佛、念咒都是多加的方便,念佛也是生灭法,也是梦幻空花,这些一概不用。
“离幻即觉”,离开了妄念幻想,知道现在清净了,这就是如来觉性。例如我现在讲话,各位闭着眼睛听,耳朵听到了声音,这个声音是幻的,已经没有了,用不着再用个方法去掉声音,它自然就空掉了。但是,知道声音的知性不空,本来就在,“亦无渐次”,不管你修不修,他还是一样听到,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初地二地三地......十地,也没有什么初果二果三果四果,本来一切众生自性是佛,此即是佛,此即是净土。
有些人跑来告诉我,老师,那个道理我懂,不过,还要慢慢修。对这些人,我怎么办呢?我只好说你讲得对,完全对,慢慢修,修到天边与海角,总归有一天修到啊!因为他没有气派,说到了就到了嘛,对自己有信心就到了呀!信什么?信我这个我,清净圆觉,天上天下唯我独尊,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下来,就把佛法说完了。
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,依此修行,如是乃能永离诸幻。】佛又重新吩咐,告诉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,要依此修行,要懂得“知幻即离,不作方便,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”这四句话,这样才能永离颠倒妄想梦幻空花。
******
记住!圆觉之路是没有先后的,“知幻即离,不作方便;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。”这是如来禅的顿悟法门,大家还记得吗?很重要喔!假如不懂的话,把它背下来,当咒子念,总有一天念通。
《圆觉经略说》
-----------------
有一个重点:“知幻即离,不作方便”,一切妄念都是幻想,当你知道是幻想,那个幻想已走了,不要另外用个方法,如观想啦、炼气啦等等,去除那个幻想,那些方法也是幻。为什么?因为做功夫才有,不做就没有,所以是靠不住的。“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”,知道是妄念,妄念早跑了,这中间再不必加一点,不增不减,那个寂灭清净同觉性。这里头没有初地、二地、初禅、二禅之分,把这个认识清楚就好办了。真的认识清楚了这个,或者稍稍有点见地的人,悟后正好起修,才算是真正在修行。所以五祖对六祖说:不见本性,修法无益。
《如何修证佛法》
-----------------
观心不要蓄意,不要用力,自自然然去观。实际上,你一观这个念头,这个念头已经跑掉了。跑了的不去追寻,未来尚未生起的,不去迎取。当下即是空。管它空也好,不空也好,一念清净自在。有杂念妄想来,--舍,布施掉,即传统禅宗讲“放下”。念念舍,善念也好,恶念也好,世间念头,佛法念头,一切皆是虚妄。
譬如《圆觉经》所讲,“知幻即离”。知道这念头是虚假幻化的,它来了,不必费力赶它,轻轻一观,本来空嘛!“不作方便”。用不着求佛菩萨帮忙。“离幻即觉”。离开了妄想,不就清清静静,明明白白,自性般若,没有程序,“亦无渐次”,当下现前,这不是很好吗?可是有些人也许错解了《圆觉经》,以为觉了就成佛。他不知道,纵使如此,还是初觉始觉,不是本觉。
《般若正观略讲》
-----------------
《圆觉经》上的重点,好好去研究,“知幻即离,不作方便”,知幻即离,妄想本来是幻是假的,你空妄想干什么?是妄想来空你啊!哪一个妄想能够永远在心中停留呢?昨天的妄想,今天还有吗?明天的妄想现在也没有来啊!前一秒钟的妄想过去了,下一秒钟的妄想你不要去引发它。所以说“知幻”,知道妄想是幻化,“即离”,一知道,妄想已经跑了嘛,你还要起个心来压妄想,那不是第三个、第四个、第五个加上去了,《心经》告诉你不增不减啊!不作方便,不需要用个方法,念咒啊、观想啊、拜佛啊、止观…...用什么方法去压它,不需要借用一个方法。
我再讲一遍,知幻即离,你知道这个是妄想,妄想已经跑了,那个知道的没有动;不作方便,不需要另外借用一个方法。“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”,妄想已经跑了,你知道妄想的这个灵灵觉觉,这个非常灵明的,它本来在,就是觉性嘛!就是众生自己的觉性;亦无渐次,没有一步一步工夫来的,此所谓如来大圆觉也!大圆满!这就是禅,一门深入,一下就进来,没有第二个方法。此所谓自性本空;你看我不讲了,你也蛮清淨的。记住啊!《圆觉经》上佛说的话,“居一切时,不起妄想;于诸妄心,亦不息灭”,“知幻即离,不作方便;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”,你把这几句背会当咒子一样地念,你就会到啦!但是注意,念就是妄想。
《南禅七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