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觉明 于 2020-6-11 09:04 编辑
耕云导师:禅贵悟
“从门入者,不是家珍”,更况自性本具万法,衣珠不属他人,最上一乘,匪从人得,岂假外求?但向自心求答案,便是“反身而诚,善莫大焉”。若也狂求“知解”,何异“背父逃走”? 《指月录》载:金陵俞道婆者,卖油糍为生,而恒能不忘穷究己躬事。一日正炸油糍间,闻丐者唱《莲花落》云:“不因柳毅传书信,何缘得到洞庭湖?”便豁然大悟。倘伊一向钻故纸、觅知解,岂有恁般事?岂不知神会大师,早在千年前,不避从上所讳,披肝沥胆地和盘托出了个“知”字,贵图“正法不灭”,用心诚苦矣。然而千余年来,曾有几人因此“众妙之门”而大澈大悟?为何迄今宗匠犹借“参话头”煅炼学人?故知“一落言诠,便非实谛”,“知识见解”徒障悟门,实无裨益于解脱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