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58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拳头硬 威力就大?——南无拳郭红石

[复制链接]

1222

主题

1455

帖子

6593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593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3-29 08:45:59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拳头硬 威力就大?
2017-03-26 南无拳郭红石
《水浒传》中的鲁提辖,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故事,千古流传,可谓妇孺皆知。

现实生活中,一些莘莘学武者,苦修铁拳功者甚多,梦想能够拳冠天下,毙敌于顷刻,结果暴击沙袋,猛击硬物等,想练成潘庆福式的铁拳。练得手上伤痕累累,骨节受损,关节变形,仍旧马步深蹲,千层纸照打不误。可以说苦没少吃,汗没白流,终于能断砖碎石,似乎修炼有成。可是,与人较技,反而被未习铁拳功的人一拳击倒。而潘庆福同对手对抗,只用几成功力,足以战胜对手。习者仍认为自己力量太小,拳头威力不够,苦修哑铃功,胳膊肌肉练得孔武有力,再与人较技,竟被别人一拳击昏。拳头倒是很硬,但是跟自己想象中真有天壤之别,陷入“白发死章句,窗前老一经”的困境,难以自拔。

要知武术乃精妙之术,不但是一种特殊的技巧,而且与智慧紧密相联。前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迈克·泰森,一双铁拳傲视天下,谁与争锋?孰料碰到霍利菲尔德的搂抱术,竟也像未装引信的炸弹一样,毫无任何威力可言。“我们应当触及问题的核心,以求解决之道”——李小龙语,“入门引路须口授,功夫无息法自修”。不经过言传身教,正规科学的训练,一味埋头苦练,不但身心受损,而且白白浪费大好的时光,结果依旧是“银样腊枪头”中看不中用,得不偿失。故有“苦练三年不如明师一指点”之说。只有“即得艺,必试敌”才能看出“行家一出手,便知有没有”。做到“千拳归一路”,达到制胜之境。

俗话说:“拳似流星眼似电”。那种苦练哑铃功,肌肉发达而失去弹性、灵活性,只有僵力的人,是永远做不到这一点的。那种苦练,只会形成格斗中的障碍。缺少科学的训练,幻想一拳击飞对手,也是“天方夜谭”。要知道,“教拳不教步,教步打师傅”。那种练马步深蹲,看似屹立如山,暴打沙袋,发拳如山崩的人,很难击倒一个轻盈敏捷的对手,因为人不是沙袋。虽然“招式易得,功力难求”,但是,“练拳容易走步难”之说,更是千古不破之理。只有“手到步也到,才能打人如拔草”。拳谚有“先看一步走,再看一伸手”。欲达“火枪一发物必落”的功夫,惟有千百次的苦练才能得到。纵使一个人的铁拳练得登峰造极,不经过内功的修习,只能流于外壮。拳谚说:“力由丹田多根基,贯入两胁四肢躯,发到手足成一线,丹田叫力山也移”,更是内外兼修的具体表现。

总之,我们不要迷信“魔拳鬼掌”的神话,要相信科学的训练,从造成自伤中吸取教益。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拳头越硬,威力愈大,但是,也需要灵动与合成,那是科学训练的结果。
中国道教圣地嵩县三涂山禹王宫主持郭悟空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Comsenz Inc.  

GMT+8, 2025-5-11 07:10 , Processed in 0.595703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