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觉明 于 2021-5-22 19:49 编辑
(5)四字秘诀 作者:望仙居士
至于王重阳传授给谭玉的四字秘诀,诸碑传均未提及。《像传》言:“师乃拜祷重阳,求道之日用。重阳遂授以四字秘诀,又赠以词,有“达真谭玉”之语,为改今名字。”《续编》载:“祖师复嘉其勇断,遂授以秘诀,立今名号。又赠词,有“达真谭玉”之语,其许可也明矣。”按照两传记载,王重阳曾赠给谭处端一首词,词中有达真谭玉之语。《长真碑》言“真人《步虚词》中有“达真谭玉”之语,味之岂小许哉?”明确标示出王重阳所赠的词牌为《步虚词》。但王重阳现存诗词中并无《步虚词》。不过,王重阳确实有一首词曾提到“达真谭玉”,但词牌名是苏幕遮,词题为“寄与谭哥唐哥”,词云: 训人人,休碌碌。□□搜寻,密妙长修福,慧慧明灯参性烛。 谨谨营躯,食食牟平禄。拜风风,为叔叔。 两两侄贤,莫恋余相逐,切切依从新格曲。了了唐琳,达达真谭玉。
词中称谭处端和唐琳是“两侄”,则唐琳可能是在谭玉入道前后,一同向王重阳求教的弟子,但其事迹已不可考。 从词意分析,这首词显然不是王重阳收取谭处端时所作,而是入道之后的作品。 那么,四字秘语究竟是什么内容呢,查《全真集》,收录有一首《赠弟子颂》,正是赠送谭处端的: 谭仙入道,慧刀能举, 弃妻割爱,舍了男女。 却要随余,余应便许, 羡公决烈,羡公显露。 我吐真诚,却有少许, 入道非难,亦非易做。 苦中寻闲,闲中没苦, 休觅婴姹,莫搜龙虎。
只要真清,要识真趣, 绝尽人我,绝尽思虑。 或饿或饱,或寒或暑, 便戴青巾,便衣纸布。
决要上街,觅钱乞去, 些小绢帛,些小棉絮。 遮藏微体,长令谈素, 三人同行,三人同处。
常用一心,不得二慕, 只是兄弟,并无师父。 惟谈惟笑,共歌共舞, 落绝清闲,任诗任句。 如在庖厨,大家管顾, 不可独劳,也无独措。 自有金乌,自有玉兔, 认得真闲,长生门户。
三人同行中的三人,当即唐琳、谭玉和王重阳。 《赠弟子颂》归纳起来,大约有五点: 一是脱离家庭樊笼,割弃恩爱牵缠,进入闲的境地; 二是勿被名词所淹没,亦不要追逐特殊的修炼,要追求真清真趣; 三是排除与他人的对立意识,摒弃世俗的思虑; 四是一年四季均要着青巾和粗衣,并要乞讨街头; 五是集体生活,契合思想,步调一致。 谭处端入道后的生活,正如此颂所说,《金莲正宗记》载:“先生既受师诀,灭人我,绝思虑,戴青巾,穿纸布。”也与此颂相呼应。 王重阳所授谭处端的四字秘语,大约就是这首四言颂。即便不是,也与这首颂的主旨相近吧。 关于颂中的核心内容,比如“入道非难,亦非易做”,谭处端深有体会,在《水云集》中多次提到,比如继胡子金先生韵: 修行非易亦非难,薄外颐真认内闲。 熁(xié,烤)灸火坑急出离,清凉道岸早跻攀。 常观无欲通玄理,妙趣虚无绝爱悭。 清净无为全在志,存心弱固寂寥间。
减字木兰花 全真门户,静静清清无作做。 非易非难,财色无明尽结丹。 真龙真虎,境灭心忘知去处。 铅汞相传,交媾须离种种边。
《瑞鹧鸪》更是对颂中核心内容的阐发: 修行休觅虎龙儿,只要灵明识本机,昏则弥陀成外盗,悟来烦恼是菩提。 常搜己过心明显,唯见他非性转迷,打破般般休歇去,虚堂深处伴牟尼。
修行休觅龙虎儿,火灭烟消财色离,内炼气神成九转,外除情欲却三尸。 居常休话他长短,处净宜搜自己非,长使灵根无挂碍,自然证果佛菩提。
修行频剔性中灯,照破从来暗里昏,物物头头休染着,昏昏默默绝言论。 超凡入圣非由我,地狱天堂总在君,唯有一条真正路,居常牢闭四城门。
人人学道慕腥膻,嗜酒迷花罪孽缠,心慕腥膻伤物命,意生贪爱损根源。 唯论药术矜能解,岂信金科秘妙玄,如悟本空休歇去,一齐放下学修仙。
修行心炼似寒灰,放下痴贪气色财,人我怎生成道果,是非难得产真胎。 无明灭尽朝金阙,情欲俱忘拜玉阶,修炼真须烟火灭,为心低处有蓬莱。
本来真性是玄机,只在灵明悟得时,火灭烟消成大药,境忘心尽见菩提。 虚闲清净真仙路,寂寞无为出世梯,一法不生无挂碍,修行唯是这些儿。
修行须唱落花莲,损损闲闲任自然,日上莫谈他事短,时中频整自心偏。 休离方寸搜丹药,莫外周游觅妙玄,长使灵台无一物,便成九转产胎仙。
修行非易亦非难,应物慈悲认内闲,意上有尘山处市,心中无事市居山。 常耕清净田三段,定守无为舍一间,地久天长专一志,自然结就紫金丹。
莫言容易做修持,损损存存恐碍违,两饭虑频侵道友,一钱外恐损希夷。 众中戒口忘矜俊,独坐防心断骋驰,十二时中常返照,犹疑暗察有无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