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659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郑德勇:《中医养生之书》之十二咬牙捲舌心肾交

[复制链接]

1221

主题

1453

帖子

6586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586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3-9-15 15:16:12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郑德勇:《中医养生之书》之十二咬牙捲舌心肾交
原创 郑德勇 成都岸灯益生文化 2023-09-14 11:04 发表于四川

我在前面讲调脾胃之“乞丐蹲”一法中再加一法,那就更完善了。加上此法,比单纯的“气丐蹲”调脾胃更好,且听我慢慢道来。
有段时间,研读《性命圭旨》,对其中的“玉液炼形”法很感兴趣。也实践了几次,可有个问题。“玉液炼形”法是以唾液涤荡全身,使肌肤内脏光洁。《性命圭旨》这一节是救护命宝,引用《黄庭经》之言:“口为玉池太和官,漱咽灵液灾不干,体生光华炁香兰,却灭百邪玉炼颜,审能修之登广寒。”写得好让人向往。又说“玉液炼形”形可贯通诸经,而且使“七窍相通,窍窍光明”。总之好处太多了。让人看了忍不住想练习。可需要唾液生成多。这个可有难度,那时含陈皮,及酸梅。使唾液多一些,但总不如自如己生成的好。但一时又没有找到多生唾液之法。一次无形中看到李谨伯老先生的“咬牙捲舌”法,当时如获至宝。当天就实践,唾液股股而来。从此“乞丐蹲”效果更上一层楼。而唾液又是帮是助消化之妙药。
我将李谨伯老先生的方法以我的理解讲述而来。当时写这个方法之人,论述还可以补充很多丹道之法。可惜作者只用在养生上了,今作一补充。但己经很感恩作者將之记录下来了。
方法如下,李老说“在平时,不论日、夜,除去吃饭、说话时不能捲舌、咬牙,其他时间总是把舌头反转,贴在上腭膛上再用力,用咽喉吞撮舌头,如像吃糖果,咽口水,连睡着觉舌头都反捲,好像要吞下喉内。同时,最好要咬紧牙(两边臼齿),每次要能坚持一小时。”
这个方法巧妙是任何时间皆可练习,特别是“乞丐蹲”时,两者相得益彰。以我的理解道理如下:
一、补肾气壮元阳。捲舌时,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,心肾相交,而补肾气。这是“以津补精”之法。而天地交泰,阴升阳降。故眼眶黑,肾气不足者非常好。
二、养心,“舌为心之苗”,故平时用脑过度,看书过度使心火上炎,而心不静,不够专注者。此法可以降心火暖脾土。又可以使肾水上潮,以清心之热恼。是对绝妙的清心剂。可以使心神专注,在任何环境少受干扰。如口舌生疮,失眠,心气不足,心之所生病,皆可以调养。而且炼之于无形,又好坚持,特别是对熬夜,看手机电脑多者的妙药。
三、急救,这个救是自己救自己,当心梗犯时,或有心脑梗前兆时,努力的捲舌咬牙。可以使心梗缓解,坚持可以治愈。这是李老先生亲身经历过急救妙招。舌为心之苗,捲舌就是在调心脏之经络。
四、健脾胃,捲舌塞喉,必然口水分泌很多,口水为碱性,有多种酶,可以中和胃酸,加快食物的消化,可以治胃病,李老的胃溃疡吃药无效,就是靠大量咽水治好的。他说自己每天咽下的口水。几乎大半玻璃杯。所以,容易饿,消化好,食欲好,这也治胃病。古人称口水为“长生酒”将来口水会变甜叫“玉液还丹”。另外一个从五行相生讲,心属火,这个方法是以火生土。对脾胃虚寒,脾阳不足,形寒肢冷者。以心火暖脾胃是非常重要的方法。《真气运行法》之呼气注心窝。也可以调脾胃,以火生土之妙法。
五、心肾相交,任督通畅,这种捲舌咬牙,又称为“搭鹊桥”连通任督二脉,使任督二脉通畅。捲舌时自可以心火下降,肾水上升。而使人体之小天地恢复天清地宁之态。捲舌也相当于按摩全身,舌头也是全息反应点,全身都有全息点在舌头上。可以说捲舌是最好的全身按摩法,比按耳朵,按脚,按手等全息反应点。更容易做到。而且我在开车时常捲舌,人很清醒,不易昏沉,而且两不误。故此法好巧妙,也不由赞叹先贤们的养生智慧。
六、补充津液,捲舌咬牙时,唾液股股而来,这时人就不容易口渴。当然该补充的水液是要补足,这样人体炎症就少。
七、捲舌咬牙,可以强心气,固肾气,全身皆可以得到养护,因为心肾相交,任督循环,全身处于生命有序的状态。生命自然得养。
所以这个方法与“乞丐蹲”配合训练,加强了调脾胃的效果。而且可以单独拿出来练习,坐地铁坐公交,步行时,皆可以练习。将养生融入生活中,工作中。且易于坚持,又不择时间,不择场地,也不影响他人。安安静静的就将身体素质提升了。这是多奇妙的养生法。如果是和“玉液炼形”法,“艮背法”配合,则相得益彰。妙然天成。
我实践了半年,受益良多。故在李瑾伯老先生的基础上,加上自己的理解与体会。也纪念这位健康长寿智慧的长者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Comsenz Inc.  

GMT+8, 2025-5-8 08:08 , Processed in 0.449219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