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46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安邦说 - 八段锦,练习时长,重复次数

[复制链接]

1221

主题

1453

帖子

6586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586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3-8-9 19:39:5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安邦说 - 八段锦,练习时长,重复次数
原创张安邦师父  张安邦  2023-08-09 11:27 发表于江苏
上周某天,早课我就是一壶茶、一部经、一遍八段锦,慢慢悠悠一小时——
为此,我还发了条朋友圈,很快就有朋友留言,练八段锦,能发财么?
确实,读经很多时候是趋利避害,能发财自然更是好事一桩;练八段锦和发财的联系,应该是因为这套功法中有“八”的缘故,八与发谐音,这看似一件搞笑的小事,却让我联想到八段锦的每一个动作,到底要练几遍合适的话题。
八段锦自古有之,传承不同,练法略有差异,但是殊途同归,至于练习的次数也是各有规定。
但是不管如何的规定,我觉得都是运动量的问题,对于初学者,如果又体弱,甚至作为病友的康复来用的话,有些动作可能一时难以到位,甚至连练习的次数都要打折扣,跟着老师后面,累了就主动休息,不完全跟随动作频率,要对自己负责,因为“身体是自己的”。
随着身体的康健,动作慢慢到位,其实动作到位还是很难的一事,就看你用什么规格来要求了,最初我是去仙林中医教拳,看到别人打,就跟着后面比划,动作要求并不高。后来因为武馆在新街口,离南中医本部及中医院都近了,就又跟着比划起来,算是中医版吧,都是老教授带打,有时候是不认识的朋友带打。
再接着就是我的太极拳师父,会把八段锦作为热身,我也跟着练习,他的八段锦运行路线就有很多类似太极圆滑的过渡动作,也让我对身体的运行有了一些新的感知。
再到后来因为比赛,接触国体版,动作规格想拿高分,还真的正儿八经的练着。
我发现,八段锦越来越像太极拳的发展轨迹,国体版的普及,引出了很多民间版本,就像最初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普及,很多学习二十四式的太极小白,后来也逐渐引发了对陈杨吴孙武各式太极拳的兴趣,想想,这个推广传统文化的路子,真的是高人设计的,绝非民间武人的脑子一热或天才思路。
回到问题本身——
八段锦每一段动重复几次?
我曾经建议除了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个约定成俗外左,
右对称就六遍或八遍,一来对称,二来吉利,六六大顺;
八遍运动量就大一些,就跟朋友戏称的发财联系起来了;
十全十美也未尝不可,看你的体力和时间而定,尊重身体的具体需要即可!
不是左右对称的动作,我个人觉得可以做单数,比如都统一为七遍,身体素质差的可以三遍起步,逐渐过渡到五遍,七遍,甚至九遍。
这样单数和双数都有了,符合我们传统文化里的一些讲究,八段锦的文化内涵挖掘的越多,越容易让练习的人重视,重视以为对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够虔诚,重视了才会好好练,好好练才能练好身体。
最后聊聊每段动作保持多久的问题——
其实就是每段动作的定型动作的停留时间了,杨柏龙教授曾说过八段锦是桩中行,行中桩。老人家总结的很到位,其实八段锦每个定势动作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桩功来练习,也就是肌肉保持定势动作不变,抻筋拔骨也好,练习平衡也罢,配合呼吸、意念,都是不错的练习手段。
八段锦里的东西,真真切切去挖掘,绝非国体版比赛的动作这么简单,有很多东西可以玩,国体版只是普及的最佳方式,类似太极拳中的二十四式。
记住张安邦的话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八段锦”,饮茶适口为佳,练功也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一切都是刚刚好,刚刚好的这个度,只有自己个才知道!
我在传播八段锦的过程中,也曾跟办公室的工作族打交道,他们时间、场地有限,有时候,我就开运动处方,比如五十肩了,就让他练“两手托天理三焦”,只练这一个动作,坐着练也行,多练几遍,有的就说了练了几十遍,确实很有效果。
也有老年人,平衡需要加强,我就让他“背后七颠百病消”多做几遍,颠个十遍八遍,他还不过瘾,这些都是练习中的灵活操作。
你比如说,我教大家练习时,有一个动作可能暂时掌握的不好,我就反复带他练习,个把小时下来,这个动作练了几遍,没数过,但是看这一身汗,就知道了。
所以,很多事,有定数,又没定数。
最后用《金刚经》的三句意结束今天的话题——
张安邦说,是做八遍,即非八遍,是名八遍!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Comsenz Inc.  

GMT+8, 2025-5-8 08:24 , Processed in 0.555664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