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56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郑德勇:《 中医养生之书》之十一——三伏天的脾胃养生

[复制链接]

1221

主题

1453

帖子

6586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586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3-8-8 10:56:4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郑德勇:《 中医养生之书》之十一——三伏天的脾胃养生
2023年7月12日

本来还想接着注解“金锋抖肘”之功谱,但现在是三伏天,是调脾胃之好时机。故将调脾胃之方法分享后接着注解功谱。
前几天好几个朋友问我调理脾胃“吃点啥?”,我一听就无语了,好几个朋友经济条件都非常好。我就笑了,你们见过的名中医也不少了。也开了不少名贵药为什么还调理不好脾胃?!!!这句话有份量有道理!因为人都喜欢外求,古代帝王将相,达官贵人。用吃的将身体调理好的,太少了。这里并没有说吃不重要,吃很重要,但消化吸收不了。在好的东西也是垃圾装在身内。自己的内在力量没有调动起来,外在的药物始终是辅助。用内在的精气神来修复脏腑才是“内圣之道”的养生法。故《黄帝内经》将养生放在第一位。这是自助,内炼精气神实践“以吾之心,调吾之气,适吾之形,攻吾之疾,其何病而不愈症”之道,这是真正的根治之道。
这么多年,学习过多种调理脾胃之法。但我更喜欢的方法其中有乞丐蹲。它有两种,一种文练法,一种武练法。还有一种是“达摩易筋经”之内壮揉腹法。这两种方法更容易调好脾胃,是调理脾胃的王道之法。
先介绍“乞丐蹲”蹲又称为隐仙功,为文炼法,是南老所传。方法为吃完饭后,靠墙或柱子,蹲下,臀部贴到脚后跟,这样蹲着。十五分钟,不看手机,静静地蹲着就好。
原理如下:这个原理是我根据自己的体验而分享,只是我的理解,供参考而已。不一定对,但这是一个探索的方向。人吃饭后,脾胃需要大量的血液去帮助消化,为配合人体的生理状况。下蹲则压缩双脚的血液进入肠胃。而使脾胃气血充盈利于消化。而人需要安静,则大脑多余的血液就到了脾胃之中。这样会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。这是生理上的道理。按照人体的生命科学,人的气机是“升降出入”,而为使这一使人体状态更好,故欲升先降,升降相因。因为蹲下时,气血自收缩下降,胃的气机以降为主。这时带动气血下降,这是欲升先降。会更快恢复人体“升降出入”之功能。人体下蹲抱膝犹如婴儿在母体中,整个人成一个“椭圆”之象。而人安安静静。这时符合道之气机在人体演化的规律。《悟真篇》云:“道自虚无生一气,便从一气产阴阳。阴阳再合成三体,三体重生万物昌”。人体下蹲如圆象,先从有形上摸仿道之圆象,而要求心静而虚。身心从有形到无形在模仿道之象。故而人体如道体自生一气,产阴阳则是脾胃升降之功能。人一蹲则气自下降,而清气也自升。犹如阴阳运转,脾胃升降也如阴阳。脾胃升降气血充盈生三体即“精气神”三者。人体在精气神的滋养下。人体万象自然昌。这一蹲下来,身体安静,人体之内气机运转之道自然而然启动。这是“人法于自然”,很多的人小看这一蹲。而没有去思考万物中皆有道,有道之规律在其中。这个道是“升降出入”之道,是道之一气生万物在人体内运行之道。了知了这一道理,就会明白“道在日用”,“即事而真”,通过事而知道之规律之真。进而在生活日用中体验“道德经”之理,也体会“阴阳变化”之理。
这样蹲的过程中,自有肠鸣产生,也有矢气排出。自感到浊气一沉到底。头部则渐渐清明。升降之机就恢复了。
这个方法在最饱时练习,及最饥寒时练习。为什么称为“隐仙功”,古之真人隐于乞丐之中,讨饭时多对少,多时也可以吃下,少了甚至于没有吃。这个方法可以将脾胃之远化能力超强的训练出来。故训练有成时,一顿可以食数人之量,也可以一周不食。我听到身边有这样的奇人。就是将人体气化的功能训练出来了。而这个时代,常常吃得过多,而将脾胃撑坏了。可这个方法可以修复脾胃。甚至于糖尿病受伤的胰腺。这是道门不愿传出来的原理。怕人训练出来而饮食无度,又非养生所愿。故不轻易将这个道理讲透。
而在饥寒之时练习此法,自可以让人体阳气升起来。物极必反,这种情况下用这个方法很容易将人体阳气激发出来。而这是升阳气之法。特别是脾肾虚寒之女士。是绝佳的升阳养颜之法。气血充盈则面如桃花,美丽动人。又不用担心吃多点人会胖,也是很好的瘦身之绝妙之法。
先将基础的妙用讲出来,还有一些辅助之妙招,下回在分享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Comsenz Inc.  

GMT+8, 2025-5-8 08:12 , Processed in 0.453125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