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而心性的训练,需要通过真心息妄,学会认知真心、忆持真心、安住真心、妙用真心。这需要“离相重精神”,远离概念,直指心性,透过表象,触及人心,洞穿外相的虚幻不实和易变,在心性上下功夫。
“文化为载体,贯通古与今。百川入大海,整合成一景。”笔者在心学书系中,提倡远离宗教名相,远离宗教组织,淡化宗教礼仪,不谈宗教体验;倡导“读书铸就信仰,文化照亮人生”。倡导“文化是永恒的主题,读书是信仰的方式;修行是行为的利众,破执是当下的关怀;远离宗教迷信,弘扬传统文化;倡导读书习惯,改善生命质量;重铸人格,贡献社会”。
“破执成超越,大善铸大心。”在心学书系中,笔者一直强调破执,提倡积极做事,但不执著于结果,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,避免产生功利主义和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。其做事的根本目的,在于借事调心,完善人格,贡献社会。我们的参照系非团体,非种族,善恶的评判标准不局限于部分人的利益,而是人类整体的共同利益。善行铸善心,善心生善行,达成一种良性循环,不断向上。
“随缘得自在,安住光明境。”认知了真心,见到了智慧光明,便要安住于破执境界,用真心面对万事万物,做好每一件事,却不生执著,随缘任运,宽坦自在,安住当下,积极有为。
“明体重大用,借事以调心。无为无不为,行为利众生。”不刻意,不执著,事来积极去做,事去不再牵挂,强调做事时心的境界,强调本体智慧的运用,并将这种智慧用于日常生活,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积极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。
听了我的阐释,朋友说,有点复杂了,你能否用更简洁的几句话来提炼一下?
我这样回答——
其世界观:真心无我,明空无执,安住当下,见即超越。其方法论:守真息妄,当下精进。文化为媒,行为利众。
朋友说,明白了,那我主要记几个词呢?
我答:守真息妄,注重行为。
我进一步解释道:明变化,守真心,借事炼心,理事一味。
选文 |《慧心》
作者:雪漠
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