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 Board

标题: 艾克哈特·托勒:小我和名声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觉明    时间: 2020-5-6 09:26
标题: 艾克哈特·托勒:小我和名声
本帖最后由 觉明 于 2020-5-6 09:31 编辑

艾克哈特·托勒:小我和名声
金刚般若禅

在这个世界上,成名的害处就是你的本质会完全地被一个集体的心理形象所掩盖。大部分碰到你的人,都想经由与你的交往来强化他们的身份——也就是他们心理形象中的自己。他们自己可能都不知道,他们其实对你一点兴趣也没有,只是想最终借由你来增强他们虚构的自我感。他们相信经由你,他们可以成为更多。他们是在利用你成就自己,或者这样说:他们眼中的你,只是那个名人的心理形象,一个超现实的、集体概念上的身份。
对于名气荒谬的过度推崇,只是小我在这个世界上众多疯狂表现之一。有些名人犯了同样的错误,而与集体幻相产生认同,这个幻相也就是人们和媒体为这些名人创造的形象,而他们也真的开始觉得自命不凡、高人一等。结果,他们与自己及他人的距离愈来愈遥远,愈来愈不快乐,愈来愈依赖持续不坠的知名度。围绕在他们四周的,只有那些能够喂养膨胀他们自我形象的人,因此,这些名人无法拥有真正知心的人际关系。
爱因斯坦被大家几乎当成超人崇拜,因而理当成为世上最有名的人,但是他从来不认同集体心智为他创造的形象。他还是非常谦虚,没有小我。事实上,他说过:“人们认为我具有的成就和能力,跟我真正的本质和能力所及之间,有着可笑的矛盾。”
这就是为什么有名的人很难与他人建立真诚的关系。真诚的关系是不会被小我的形象制造和自我追寻而操控的。在真诚的关系中,应该有开放、警觉的注意力自然地流向对方,而在其中没有任何形式的需索。那种警觉的注意力就是临在,它是任何真诚关系的必要条件。小我要不就是一直在索求什么,要不就是如果它认为从对方身上已经得不到什么了,就会很明显的冷漠:它根本不在乎你。因此,在小我关系中最主要的三个状态就是:需索,受挫的需索(愤怒、怨恨、责怪、抱怨)以及漠不关心。
摘自  艾克哈特·托勒(Eckhart Tolle),《一个新世界》,方智出版社,2008年初版,第97-98
生活即佛法,佛法即修行
转载自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Lsd5G1R1D18GShnMf6n6w






欢迎光临 Discuz! Board (http://nwq.hengkaikeji.cn/nwlt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