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、创建南无拳,后有传承人
谭长真外出一路行乞度化之后,又风尘仆仆回到洛阳朝元宫,将他自己一生的修炼心得体会和传道经验,编著成《水云集》3卷传世。
1183年,4月,首任全真道掌教大师马丹阳,在山东莱阳去世。王玉阳、刘长生等推举谭长真为第二任全真道掌教大师。
1185年,4月1日,谭长真预感到大限已到,就提笔写了一首《南乡子》的词,又给弟子们嘱托了后事,就躺在榻上闭目而逝,享年63岁。
谭长真在洛阳朝元宫创建全真道“南无派”,有百字谱传世:
道本崇真理,玄微至妙仙。立在云霄上,功成必有名。
大教明清静,宏演德惟良。悟元光体性,一志复圆融。
冲寿通旅泰,了然衍望兴。中和宗正巧,智慧化全家。
新友圣书诏,炼就宝金丹。裕谦常礼仪,慈行满乾坤。
龙虎广修利,模照永遐龄。山川千古秀,盛希守忠贤。
谭长真在洛阳朝元宫还创建了一套“南无拳”,由于各方面的历史原因,图谱和文字都全部遗失,只有这套拳的套路流传了下来,长期以来,一直在教内单传,不立文字,口传身授。据查,这套拳在历史上,曾经传到河南省南阳玄妙观,还是在“南无派”道士中传承,有名字流传可以查考的:26代赵宏仁,传27代张演武(都是南阳玄妙观的方丈);张演武传28代郭德禄。清朝光绪年间,洛阳缺少道士,洛阳道会司(道教组织),经过联系,把在南阳府镇平县城隍庙住持的“南无派”28代郭德禄,请到洛阳。郭德禄先住持洛阳北大街祖师庙,后住持洛阳上清宫。
1922年春,河南大饥荒,9岁的师修,被洛阳上清宫住持郭德禄收留为徒,取名惟新,为南无派第29代,并传承了“南无拳”。
1962年春,天下闹饥荒,9岁的刘桩儿,被上清宫住持师惟新收养,取名成庄,法名良仙,为南无派第30代,为唯一的“南无拳”传承人。